
李苦禅(1899年1月11日-1983年6月11日)
一、人物简介
李苦禅(1899年1月11日-1983年6月11日),原名英杰,改名英,字超三、励公,山东高唐人,毕业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,中国现代书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、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。
出身贫寒,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,走上了艺术征途。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。曾任杭州艺专教授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。擅画花鸟和鹰,晚年常作巨幅通屏,代表作品:《盛荷》《群鹰图》《松鹰图》《兰竹》《晴雪图》《水禽图》。1978年出版《李苦禅画辑》。
二、主要作品
初晴图
|
忆潇湘
|
菊竹栖
|
秋色图
|
香无尽
|
育雏图
|
花鸟
|
竹禽
|
绿阴之下
|
行书立轴
|
八哥
|
花鸟
|
双鹰图
|
秋味图
|
绿雨
|
菊花
|
松鹰图
|
芭蕉鹌鹑
|
四蟹图
|
墨荷
|
白莲花开
|
双雄图
|
竹鸟
|
禅霁
|
松石图
|
蕉叶立鸟
|
敛羽待风霜
|
鹰
|
荷花
|
荷花
|
三、作品特点

李苦禅书法
书法
李苦禅的书法与画互为表里,相得益彰。推崇“书至画为高度,画至书为极则”。李苦禅认为,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,西洋画是画出来的,在这方面,中国比西方高出一筹。这表现在“融结果美”与“手段美”于一体,“融空间艺术”与“时间艺术”于一体的变革。而书法与绘画相结合恰是这一变革的契机与关键。李苦禅说:“不懂书法艺术,不练书法,就不懂大写意和写意美学”。因而李苦禅在中国书法艺术之“画家字”方面独树一帜。李苦禅在数十年觅碑访帖之中自成朴雅、浑厚、风神、婉转的行草艺术。

李苦禅作品(远瞻山河壮)
绘画
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,吸取石涛、八大山人、扬州画派、吴昌硕、齐白石等人的技法,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有特色。有豪放,气势磅礴,形象鲜明的风格,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。李苦禅用自己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,创造出许多艺术形象。李苦禅画花鸟,有一定写实的成分,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,是凝练后创造。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,自然含蓄中蕴含阳刚之气。李苦禅的画幅越大越能自由挥洒。李苦禅晚年的作品达到了“笔简意繁”的艺术境界。
“大”是李苦禅绘画显著的特点。如:巨幅《盛夏图》(荷花图),是用四幅丈二匹宣纸接成而画,面积达到22.04平方米。花如盆,叶如盖,梗如臂,盛开的荷花,山石,水鸟,组成了庞大的画面。又如《墨竹图》:是用三张丈二匹宣纸拼接起来的巨幅。李苦禅作画喜欢用重墨,善用泼墨、焦墨,水墨晕章,用大笔画小幅作品。李苦禅谈笔墨时说“墨要厚才耐看。色也要当墨用,不论红还是绿都能达到墨分五色才厚”。如作品《劲节图》用笔凝重,别具一格。

李苦禅作品
中国传统大写意画传统画法的布景层次较少,主要是一至二个层次。李苦禅把山水画法的平远,高远之法,运用到花鸟画上,能达三四个层次。李苦禅利用了墨色的浓淡干湿、色彩的冷暖、黑白的相间来增加画面层次感,把观赏者的视线和感觉层层推向远方。如《盛夏图》,第一层是近岸,用浅赭石着色。第二层是用线和浓墨画茨菰、水草,第三层用淡墨画荷叶用红色画荷花。第四层是画面的画眼巨石和水鸟,第五层是举世后面的荷花,这样一层一层慢慢递进。李苦禅的画境界平淡天真。如《绿雨清竹之乡》,描绘的是,在雨后的芭蕉叶下,几只四下张望的鸬鹚停住在浑厚朴拙的巨石上,神态各异,正在享受雨后的清新空气。鸬鹚头颈用朱色没骨画出,圆睁的双目使水鸟显得精神奕奕。四周景物围绕主题描绘,点明了鸬鹚的生存环境。笔墨自然,无矫揉造作,色彩单纯,造型简洁。又如《茨菇鹭鸶》,画中以江南水乡为背景,描写的是一只鹭鸶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。李苦禅用粗朴、厚实的墨色画出芋叶、鹭鸶,用线条勾勒叶筋、水草。表现了江南的自然野趣。《荷塘翠鸟》图,一只翠鸟飞过微风轻拂的荷叶,露珠点点而落,在莲塘残叶之间,充满生机。
李苦禅绘画选材独特, 经常以松、竹、梅、兰、菊、石、荷花、八哥、鸬鹚以及雄鹰等为题材作画。如《教子学飞翔》图,画了依附在老鹰背上、跃跃欲飞的鹰雏。方形眼眶,斧形的利嘴,强调鹰与雏的相对。斜三角的整体造型,向上飞去的整体动态。李苦禅画鹰多为“静态”的鹰,多为蹲视姿态。如《松鹰图》,数只雄鹰立于山颠,蓄势待发。
四、名人评价
齐白石评价:“李苦禅学吾不似吾”。
齐白石题李苦禅的画《清供图》道:“李苦禅也超过我了”。
郝左春评价:“李苦禅是艺术界革命的前驱”。
《晨报》评价:“李苦禅是中国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”。
徐悲鸿题李苦禅的画道:“天趣洋溢,活色生香”。
剧作家曹禺评价:“李苦禅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。人生短促,艺术长存。这并不是说任何艺术,而是人民所肯定的艺术。李苦禅的画就是这样的艺术”。
评论家王进玉评价:“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”。
五、后世纪念

李苦禅纪念馆
纪念馆
李苦禅纪念馆位于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的万竹园内,纪念馆始建于元代,因园中多竹而得名,占地10亩,总建筑面积4782平方米,建筑总高度为17.9米。该园有3套院落,结构紧凑,布局讲究,13个庭院186间房屋并有五桥四亭,楼台亭阁参差错落。1986年6月李苦禅纪念馆在万竹园内建馆开放。共有18个展室、160余间房屋常年展出李苦禅遗作和生前收藏的书画文物400余件,其中有《红梅怒放图》《晴雪图》《墨竹图》《盛夏图》等精品。
艺术馆
李苦禅艺术馆坐落于山东高唐县南湖景区,于2006年9月落成开馆,总投入2000万元,是高唐县为纪念李苦禅而修建的一座美术馆。李苦禅艺术馆为三层建筑,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。艺术馆内设书画展览厅9个(其中2个恒温恒湿展厅),画室5个,容100人报告厅一个,藏画库一个,常年展出李苦禅的生平业绩资料和作品。